blob.png

“以前靠家里仅有的田地种玉米、青稞维持生活,贫困状况一直没有改变。做梦都没想过有这么好的日子,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们老百姓都过上了好日子。”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撒色叶咱异地搬迁安置点,叶日村民小组村民阿布一边忙着手中的木活一边开心地说。

阿布过去所生活的也重村民小组,是德钦县奔子栏镇最边远的村落之一,生态环境恶劣、人畜饮水困难、耕地面积少,甚至不时会遭到滑坡、泥石流侵袭。德钦县将叶日、达日两个村小组存条件恶劣的18户110人,2016年底前将家搬到公路边的平地上。

“现在异地搬迁安置点就在214国道旁,政府给政策给资金,还准备给我们扶持种植油橄榄等经济作物,以后的好日子多着呢。”说起未来的生活,阿布幸福满满。

奔子栏镇位于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境东南部,坐落在白茫雪山脚下金沙江边,与香格里拉县、四川省德荣县隔江相望,国道214线穿越而过,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这里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区域气候多样性的一个典型,年降雨量只有374毫米,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下辖奔子栏、达日、叶日、书松、夺通5个行政村,78个自然村,总面积1245平方公里。有1521户,8924人。

blob.png

2010年以来,德钦县改变以往扶贫资金“撒胡椒面”的做法,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实施生态移民,将扶贫攻坚的靶心瞄准村组和贫困户,把他们整体搬到条件较好的江边河谷地带,逐步实现安居乐业。通过易地搬迁扶持项目,奔子栏镇2016年易地集中安置、插花搬迁共204户,1132人,其中集中安置4个安置点,116户,705人;插花安置88户,4271人;无能力建房17户。

如今,在奔子栏镇各异地搬迁安置点内,整洁的水泥路通到了家家户户,门口都安装上了太阳能路灯,家里修建起了洗澡间,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贫困户正忙着发展产业,家里多了发放的猪牛等家畜,.......老百姓过上了踏实幸福的日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如何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提升搬迁群众后续发展能力?奔子栏着力走活“挪穷窝,搬到好地方;换穷貌,住上好房子;改穷业,用足好政策;拔穷根,过上好日子”的“四步棋”。

“通过因地制宜与群众意愿相结合方式,积极引导贫困户发展适合自身的短、中、长期脱贫产业,根据实际,分别给予种养殖产业培育扶持。”奔子栏镇镇长林增介绍,该镇相继在全镇范围扶持推广了320亩食叶草、570亩黎麦、200亩附子、362亩当归和8亩重楼。扶持推广了32亩花椒、530.3亩油橄榄、180亩核桃。其中,贫困户种植的食叶草有97亩、核桃20亩、黎麦105亩、附子22.6亩、当归24亩、油橄榄45亩和核桃20亩,还有10亩蔬菜大棚正在建设中,为贫困群众开创了增收渠道。

blob.png

此外,为平衡发展与生态保护方面,该镇秉着“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推广奔子栏锅庄、漆木工艺等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大香格里拉旅游精品路线促进旅游扶贫。

“装个金口袋,给我们吃了个定心丸。”书松村村民阿木这样形容村里的扶贫产业。

“可以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很感谢国家有这么好的政策,可以让我们住上这样美丽的房子。党的政策那么好,让我们穷苦百姓感受到了党的温暖,我们无比感激,我们一定更加自强。”阿木说。

统计数据显示,“十二五”以来,德钦县累计投入扶贫资金6.05亿元,实施整乡推进3个、整村推进38个、整组推进32个、生态移民(易地扶贫)411户2174人,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5000人,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5809人,贫困发生率从74.2%下降到46.4%,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0年的3372元增加到2014年的5898元,农村基础设施明显加强,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为促进全县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