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b.png
蒙开个大型灌区
blob.png
大型灌区信息化系统
blob.png
蒙开个大型灌区管理局


引入精准水资源管理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红河州蒙开个大型灌区实现定制性配水调度

为全面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良好生态环境治理理念与思想,红河州蒙开个大型灌区管理局以精准水资源管理为切入点,采用科学的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实现了水资源环境保护与科学开发利用的并行发展新模式。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管理局从灌区全局通篇考虑,结合蒙开个大型灌区实际,完成了定制性的蒙开个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将我国水利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大部分开建于20世纪60—70年代,老化病险严重的灌区工程迎来了发展的好时机。由于灌区原有的管理模式和手段已不能适应当前管理工作的需要,以先进、科学、高效为特征的信息化建设逐步得到重视,信息化程度的高低也已成为衡量灌区建设、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

据了解,灌区信息化管理是灌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一项重要的非工程措施,在操作层面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灌区管理的信息资源,提高信息采集加工的准确性以及传输的时效性,做出及时、准确的反馈和预测,从而提升灌区管理的效能,促进灌区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改革规划实施以来,灌区渠道工程、配套设施、管理设施等的加固、续建、改扩建工程得到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在当前水利科技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灌区水利工程建设正向全面现代化快速迈进。

蒙开个大型灌区也抓住了此次发展机遇,通过不断的改革发展,走在了科学发展的水生态环境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道路上。

蒙开个大型灌区地处红河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带,是红河州主要的商品粮及蔬菜生产基地之一。灌区范围涉及蒙自市大部、开远市及个旧市的部分地区,行政区划囊括蒙自市、开远市、个旧市的13个乡镇以及草坝、卧龙谷两个国营农场,涉及总人口59.98万,耕地面积57.78万亩,灌溉面积48.83万亩。

从2013年到2015年,管理局按照《云南省水利厅、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蒙开个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规划的批复》要求,对蒙开个大型灌区展开了为期3年的信息化项目建设,完成总投资785.73万元。建设的主要内容为:灌区GIS地理信息、雨水情测报、墒情监测、灌区工情监测,闸门远程监控及自动控制、用水调度管理、灌区防汛会商及实施视频监控等子系统的建设以及通讯网络和数据库构建。前后共建设完成1个总中心、4个分中心、10个水库的32个流量监测站、3个土壤墒情监测站、8个水位雨量自动监测站、1个自动雨量站、3个蒸发量自动监测站、46个视频监测站、3个闸位信息采集站、6套闸门自动控制系统和1套大坝安全监测系统。

多年来,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建设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抗旱减灾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蒙开个大型灌区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围绕灌溉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开发灌区信息资源,打造灌区工程管理及运行管理的全信息支持、应用平台,建立集约高效、人水和谐的灌区运行环境。不仅通过各种用水信息的采集分析,建立科学的用水调度管理模式,为科学灌溉、合理用水、节约用水提供依据,提高灌溉保证率,而且实现了灌区管理信息化、量测水自动化、收费计量化、灌溉供水远程控制,渠道水情实时测报、闸门自动启闭以及动态数据实时监控,达到节约、高产、高效的目的。

以解决新世纪水利三大问题为出发点,蒙开个大型灌区突破传统的治水思路,充分依靠科技进步,通过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推进大型灌区管理的水利现代化步伐。在管理手段上,逐步提高灌区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降低成本,为实现“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两套指标体系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精准测量上,从取水源头准确监测总量,到引水及灌溉入户计量,做到全程监控,全面展开灌区水生态环境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并行;在预警监测上,通过通信链路和计算机网络全面获取灌区内水雨情、工情、墒情等信息,并传输至灌区各管理智能部门,借助灌区管理信息系统使管理员能方便快速的预览、查询、统计、汇总,为灌区建设和管理及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下一步,管理局将进行数字化管理建设,在信息化基础上,针对灌区各种作物,以及具体的土壤、气候等条件,建立科学合理、精准的供水过程模型,根据供水及作物生长情况自动配置灌溉及水资源调配方案,有效地践行灌区水资源精准灌溉及节水调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