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片生态绿色的美丽村寨,这是一个文明进步的和谐家园,这里传颂着一首共享发展的富民赞歌,它就是宁蒗县新营盘乡东风村。从一个贫穷落后、不为人知的偏远山村,到声名鹊起的省市级文明村,东风村的变化并非一日“炼成”。翻天覆地的巨变,与一个人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东风村党总支书记马一辉

自2000年当选为第一届东风村委会主任以来,这位“70后”彝族党员,已经连续五届被选任为东风村党总支书记兼主任。这是当地党员群众对马一辉充分信任和全力支持的体现,也是对马一辉心系群众冷暖、心装群众谋发展、心带群众奔小康”的最好注脚

“群众信任,就是干部的责任”,“当村干部一天,就要干好一天”……抱着朴素的想法,十几年来,马一辉兢兢业业为东风村群众谋福祉,实实在在为东风村发展殚精竭虑、无私奉献,生动诠释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展现了当代支部书记的风采。

千方百计谋富民之策

由于土地贫瘠、交通闭塞,加上群众文化水平低、思想观念守旧等因素制约,村委会体制改革以前,东风村曾经是最贫困落后的村社之一。艰难之时,马一辉毅然挑起重担,担任首届东风村委会主任。如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成为他赴职以来思考的首要问题。

马一辉深知,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增加收入的有力支撑,因为只有产业发展才会有效益,有效益才会有收入,有收入才能脱贫。结合东风村宜林荒山的资源条件,锁定乡党委政府“一树一草一药”的发展思路,马一辉带领全村干部开始了在做强做优特色产业方面的探路。

一开始,村民们对核桃种植的积极性不高。马一辉便深入每家每户耐心地进行动员,宣传推广核桃种植的好处,鼓励村民改变思路,不要因为核桃见效慢就放弃种植,而要将眼光放长远。在积极做好村民思想工作的同时,他通过多方协调,马不停蹄地实行土地调整,并请来技术员,免费对核桃种植户进行指导和培训。在马一辉的努力和班子成员的带头示范种植下,村民们逐渐打消疑虑,纷纷加入核桃种植的行列中。截至目前,全村共种植核桃25000亩。

看着初具规模的核桃林,马一辉又盘算着能不能发展一些周期短、见效快、既不破坏生态又不影响核桃林的产业。很快,既可以节约土地资源,又能增加产值的林下种植被他瞄上。在马一辉的带动下,村民在核桃树下种植附子5000余亩。2015年,东风村的附子产业赶上良好的市场环境,每亩附子收益近4000元,除掉产前投入,全村仅附子产业收入就突破1000万元。

顺应绿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的发展趋势,抓准市场需求,马一辉还谋划以村为单位种植无公害蔬菜,6名党员带头成立了东辉蔬菜合作社,党员干部带头到宁蒗县城市场大力推广,取得明显成效,东风村委会的柏枝树村种植的无公害蔬菜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针对村里人多地少、大多数农户家中剩余劳动力较多的情况,马一辉积极与县劳动局、外省用工单位联系,往外输送劳动力。仅2015年一年的时间,在他的引导和组织下,东风村外出务工人数就达1000余人,每人每年能挣回2万余元,大大改变了家庭的生活状况,进一步拓宽了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

多样化的创收渠道,使东风村这个2000年人均纯收入还不足800元的贫困村,到2016年人均纯收入已然增长到4980元,一举摘掉了多年压在头上的贫困帽子。同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066万元,比2012年增幅达69.7%;农业生产总值由1513万元增长到3090万元,比2012增幅达104.2%。

全心全意办惠民之事

连任“村官”十几年,马一辉不仅脑中常谋富民之策,心中更是常思百姓所想。凡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无论大小,只要群众有反映、有需求,都要真抓实干、及时处理——这是马一辉上任以来始终坚守的理念。

正是秉持这样信念,村里的每一条公路、每一口水井、每一个沼气池,都凝聚着马一辉的心血。任职以来,他带领村三委班子共争取实施整村推进8个,深度贫困村1个,一事一议修建公路13条30余公里,完成三面光沟渠10公里,使全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在此基础上,又争取实施全村危房改造130户,人畜饮水16件,庭院硬化999户,建设沼气池600口,洗澡间及太阳能500套,使村容面貌有了较大的改变。

“在位一天,就要常思百姓冷暖疾苦”,他不仅经常这样告勉村里的党员干部,更以一颗赤子之心,身体力行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严格执行“两免一补”政策,积极开展民政优抚和农村低保落实工作;动员村民积极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提高群众参合率;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进一步扩大,大力宣传农村干部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切实解决村民饮水困难问题;近三年以来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6期,培训人数达2000人次。

在马一辉的带领下,东风村制定了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全村有85户村民分别由85名党员和村组干部联系帮扶。

马一辉有一个习惯,只要有时间,就走家串户与群众拉拉家常,或是去田间地头与村民一起生产劳动。通过这种方式,他对全村情况了然于心。东风村共1100户人家,马一辉随口就能说出每一户人家的情况。群众的冷暖、疾苦始终放在马一辉的心头。十几年来,他从信息、技术、服务、项目、资金等多方面,累计帮扶贫困户数百户。他还经常带领村委干部深入百姓家中,对困难户、老人进行摸底,发放补助资金,积极为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去年,他先后向县民政局、县红十字会申请救助物资向困难户进行补助,并在中秋、国庆、春节等重大节日对其走访慰问,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群众的关心。多年来,他把群众的点滴难处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解决到实处,换来了东风村委会与群众的水乳交融,赢得群众的充分信任。

作为一名普通的村党总支书记,马一辉心里装的只有工作,只有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十几年来,他视村委会为自己的家,常年吃住在村委会。2012年,马一辉的母亲逝世那天,正逢省市深度贫困村扶贫攻坚大会在东风村委会中梁子召开,他忍着悲伤参加大会,并向省市领导做详细报告。老百姓把这些看到眼里,无不对其忘我工作、不顾小家的精神感动不已。

率先垂范立文明标杆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对基层干部的思维方式、工作能力和工作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需要,马一辉在工作之余,始终不忘强化自身素质的提升,坚持每天阅读一小时党报党刊和《理论热点面对面》《半月谈》等刊物和书籍资料,坚持写学习心得,通过坚持先学一步、多学一点、深学一点,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境界,锤炼品格意志。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马一辉的带领下,东风村党总支建立起一支有文化、有知识、有能力、有威信的年轻干部队伍,党员队伍活力明显增强,村委会班子团结干事。

村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了,精神生活也不能落下。马一辉在抓好全村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的同时,十分注重丰富文化生活,建设精神家园。在马一辉看来,破除村民们的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就是致富的具体表现,让村民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成为他新阶段的工作重点。

2013年,马一辉走村串户,深入村民家中了解文明卫生情况。在和村小组组长商量并形成共识后,制定出一系列村民文明公约、环境卫生管理等制度,耐心说服群众把旧衣服、旧家具、塑料袋等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把玻璃瓶等不易焚烧的生活垃圾集中掩埋处理,并对村民集中处理生活垃圾指定专人监督。

以建设文明新村为目标,从每个家庭入手,东风村认真实施了文明建设的“细胞工程”,认真做好“道德讲堂”“传家训、立家规、杨家风”“星级文明户”“美丽乡村”“志愿服务”等建设,不断提高全村群众的整体素质,实现了内增凝聚力、外增吸引力、提高向心力、发展生产力的目标。

一场倡导文明生活的“风暴”,使群众的素质得到整体的提高,让东风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多年来,东风村社会治安良好,无黄、赌、毒现象发生,无刑事案件和破坏森林资源重大案件发生,无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事故发生,无重大群体性事件发生。继2007年被评为“平安无毒村”以来,东风村先后又被评为云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示范村、县级文明村(社区)、市级文明村、省级文明村……一张张靓丽的名片,铺就了东风村不断向上攀登的阶梯。目前,东风村正在向全国文明村的新目标冲刺。

由于在平凡岗位上十几年如一日的无私奉献与坚守,2014年,马一辉被评为丽江市劳动模范;2015年6月,被评为云南省最美基层干部;2015年7月,被评为丽江市优秀党组织书记;2016年5月,获得宁蒗县第三届道德模范爱岗敬业模范奖;2016年6月,被评为云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

当各种荣誉纷至沓来,马一辉却只是淡然一笑。他说:“我只是做了一个基层党员干部的份内之事。”(作者:金承海  丽江市宁蒗县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