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山茶园全景航拍 马航 摄

西双版纳是世界茶树起源中心地带之一,是历史上最负盛名的“普洱茶”原产地。这里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丰富的种质资源和最优良的品种,全州古茶树、古茶园分布区域达13万亩。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委副书记、州长罗红江日前接受“高原美•云茶香”采访组专访时表示,在新的机遇下,西双版纳州的茶产业将以国家“一带一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云南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全面推进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用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茶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开拓“十三五”茶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区位优势造就优质茶产业

西双版纳茶区地处山区、热量丰富、雨水充沛、雾日多、霜期短、湿度高、土层深厚,并且远离大城市和重工业的污染,年平均摄氏温度在16—18℃之间,年降雨量在1500mm左右,水分收支平衡、空气相对湿度高,极宜茶树特别是大叶茶树生长,茶树一年中发芽生长达10个月左右。

西双版纳大叶茶属云南大叶茶群体类型之一,是我国最优良的地方茶树品种,具有萌发早,芽叶肥状,叶片肥厚,叶质柔软,持嫩性强,内含物质丰富,品质优、产量高等特点。制红茶香气高鲜,滋味浓强鲜,汤色红艳;制普洱茶汤色红浓,香气具有独特陈香,滋味醇和回甜,叶底褐红色。同时,西双版纳的大叶良种内含物丰富,以之为原料加工的“滇红”、“普洱茶”之所以誉饮国内外,除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条件外,更多则是得益于地方优良品种。

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有机茶园内采摘春茶的茶农

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民族文化造就不一样的茶“亮点”

西双版纳州是国内外茶界公认的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之一和驰名中外的普洱茶的发祥地、茶马古道的源头,种茶、制茶、饮茶、贸茶的历史悠久。茶文明是西双版纳最悠久、最具标志性的文明符号,十二大茶山是更是历史的见证。

西双版纳各族人民把孔明敬奉为茶祖,称茶为“武侯遗种”。据记载,西双版纳茶叶前史始于东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距今已达两千年之久。西双版纳的民族风情多姿多彩,与茶文化相融相通。傣族的“竹筒茶”、布朗族的“青竹茶”、哈尼族的“土锅茶”、基诺族的“凉拌茶”、拉祜族的“烤茶”等早已名扬海内外,各种茶会、茶祖会等民族茶文化活动更是丰富多彩。

罗红江介绍说,西双版纳茶区有数百年的生产历史,具有丰富的自然茶叶生产经验,茶园很少或完全不使用化肥、农药,是真正的绿色、生态型、纯天然饮品。用大叶种鲜叶原料加工制作的普洱茶、红茶、花茶品质在全国是最佳的,名优绿茶的开发也具有强劲优势。

有机茶园内采茶忙

多措并举开拓“十三五”茶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罗红江说,西双版纳州政府将分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多措施进行破解普洱茶产业发展面临的难题。自上而下是政府主导严格保护古茶园,加快生态茶园建设,推进低产低质茶园改造,提高西双版纳州普洱茶的单产和品质。全力推进茶产业加工厂规范化建设,初制茶厂改造提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运作”的有效宣传推介方式成常态。

自下而上是州内每年都会组织 “勐海茶王节”、“易武民间斗茶大会”等茶事活动,为云茶的对外开放提供新的借鉴,吸取新的经验,开辟新的路子,扩大新的合作。同时每年都会开展茶艺师、评茶员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为全州茶产业发展积极培训茶艺、评茶技能人才队伍。

据介绍,在西双版纳州制定的《西双版纳州特色生物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对茶产业作出了明确的规划:坚持一手抓扩大工业化生产规模,推进标准化生产,一手抓促进农户与企业共建普洱茶庄园,发展高端产品,提升传统普洱茶产品,发展普洱茶饮料、茶膏、茶粉和功能保健茶、茶食品等系列普洱茶产品,延伸茶叶产业链,发展茶室、民族茶具、茶叶包装、印刷等配套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坚持“强化生态、打造品牌、提高品质、融合发展”,努力把西双版纳建成中国普洱茶总部经济区。

《规划》中明确,西双版纳州要实现茶产业产值的飞跃,必须把好源头质量关,夯实原料生态基础,强化古茶树资源的保护和生态茶园建设工作。其次茶产业的转型升级要符合经济发展和市场需要,企业要通过不断开发延伸茶产业链条,多领域拓展消费市场来实现纵深发展。此外,政府要将茶产业的发展与其他产业发展相融合,以齐头并进、推动互补的方式推进产业提升。

在区位优势显著、产业基础良好、旅游优势深厚的前提下,西双版纳州的茶产业,要狠抓实茶叶质量标准窗口,坚决把好原料把关,强化对普洱茶制作技艺和质量的监管,建立健全和完善诚信体系建设。要积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以生态茶园建设为有力抓手,发挥好龙头企业和生态茶园示范点的带头作用,整体带动茶产业。要推动茶叶种植、生产加工与茶文化旅游的有机融合。要引导企业“抱团”开发拓展市场,积极探索“西双版纳茶+”“勐海茶+”“勐海味+”等电商发展模式,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消费市场。(尹晓)